远离学术不端,请谨记这12种不良行为

发布者:永孚文化

要问最让搞学术的人害怕什么,想必一定会有写不出论文投稿没人要等等回答。

但是俗话说得好,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就能看出来了。写论文、投稿什么的只要用心钻研,磨炼到位就能成功,所以这也就不算令人害怕的。到底让科研人最害怕的是什么呢?那一定是让别人挖出学术不端了!

一句知网是什么而引发的翟天临事件让学术界风雨飘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后各种学术事件频繁曝出:

3月21日,湖南大学刘梦洁硕士学位论文被指出摘抄经其导师洪源审评的他人基金申报材料。4月2日,湖南大学决定撤销刘梦洁硕士学位,给予其导师洪源警告处分,取消其导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

5月5日,与翟天临同一导师的北电表演学院院长张辉博士论文抽检不合格,被指出论文抄袭网络文章再把原文删除的方式通过“查重”检测,该行为涉嫌“洗稿”。

6月11日,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毕业的博士生李仕春博士学位论文《民事保全程序研究》被指多处抄袭他人论文成果。

6月11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撤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课题“广西石刻总集整理”,并要求其退回已拨经费或剩余资金,项目负责人杜海军等5年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此前,这项研究成果出版的《广西石刻总集辑校》一书被一位业余研究者指出错误连篇,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这些学术不端事件不光对事件当事人产生了不良影响,其带来的余震也让今年的毕业生胆战心惊。据调查,部分学校毕业论文查重率从原来的30%以内降低到20%,小编所在某农科院,今年的硕士学术论文查重率更为严格——降到10%!

此外,还有学校增加了重审环节——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质量跟踪监控,一旦论文被查出高于查重率,将直接取消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

当高校科研者人人自危之时,国家也将学术之风建设摆在了显要位置。6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力争1年内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的各项治理措施得到全面实施,3年内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



学术不端这事,就像悬在学者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何避免学术不端是每个科研工作者必修的一门课程。

但是,国内很少有院校会设置专门的课程来讲解什么是学术不端、哪些行为是学术不端,这样导致部分科研工作者相关意识淡薄。

有些人认为只有实验数据造假、论文抄袭、一稿多投属于学术不端,其实还有很多行为也是触碰到了学术道德的底线。小编参照西安交大网站上公布的《西安交通大学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实施办法》,对学术不端及学术造假的行为进行总结,希望对科研工作者们有所帮助:

01弄虚造假

捏造、伪造、篡改实验或调研数据、引用资料或其它研究成果等;

02抄袭和剽窃

各种照抄或变相照抄、窃取他人文章或研究成果;

03买卖和代写论文

购买、出售、代写论文或组织购买、出售、代写论文;

04不当、伪造注释

引用他人成果但不注明出处或未引用他人成果而做虚假引注;

05不当署名

如赠署、擅署、缺署、强署等;

06一稿多投

将同样的或相似的论文或著作用同一种语言在不同期刊或载体上发表或出版;

07利益冲突

在评审时为亲友或学生实施干涉;

08关系游说

评审、项目游说;

09学术独裁

利用学术威望控制学术领域并打压潜在对手;

10幽灵评审

编造评审人以致自审自稿;

11不可重复

数据不规范,不完整,存在假阳性,研究结果不能重复;

12伦理失范

在涉及人体的研究中,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在动物实验中,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

在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一旦传出学术不端的事情,就会被热(吃)心(瓜)网(群)友(众)扒个底朝天,不仅自己在学术圈子里混不下去,还可能坑了你的导师,甚至你文章上那些并不想被你署名的人。

所以,在整个学术圈的素质都在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者人人自危、国家大力监管的风口浪尖口上,要想能在学术圈子里继续混口饭吃,一定要谨记学术不端的12种行为,时刻提醒自己远离学术不端,也愿各位学术大牛或即将成为学术大牛的你也保护好自己!

本作品为转载作品,版权为作品原作者所有。
微信网站建设分享 新浪网站建设分享 微博网站建设分享 空间网站建设分享

13933885586      

扫描二维码
与销售顾问咨询